12月12日下午,音乐学院邀请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副院长、国家一级演员张建新在博艺厅举办“包头市地方音乐与漫翰剧”专题讲座,学院部分师生聆听讲座。为使本次讲座生动鲜活,他带来了一个小型民乐队(包括梅、扬琴、四胡、四块瓦)。首先他介绍了梅、四块瓦的结构、演奏技法以及具体运用,尤其是梅这种与笛子相似度极高的乐器,使我们对原生态民乐有了初步的认识。接着为我们展现了爬山调、山曲、牌子曲、漫翰调、二人台与漫翰剧之间的渊源,最后系统概括了漫翰剧的产生、发展以及具体剧目。整场讲座既非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灌输,又有别于舞台表演,而是采取讲一段说一段,边说边唱,边唱边说的方式,生动为我们再现了包头地方音乐及剧目的形式特点。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我校的优秀毕业生,张建新先生不仅是我市优秀文艺工作者的代表,也是音乐学院多年来实现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杰出体现。
12月15日下午,音乐学院邀请包头市音协主席、国家一级作曲王星铭先生在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“包头本土音乐与音乐创作”的讲座,学院全体师生、资源与环境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部分学生聆听了讲座。讲座共分两个部分。首先介绍了本土音乐文化,王先生以几十年的知识积累,从广阔的视野为师生们阐释了本土音乐产生的文化土壤,以及在这片土壤中孕育出的音乐果实,从大家并不熟知的历史,讲到大众耳熟能详的许多经典音乐形式,打坐腔、打地摊、打玩意如历历在目,二人台、漫瀚调、漫瀚剧如数家珍,讲的人激情飞扬,听的人如痴如醉。在讲座的第二部分,王先生讲解了音乐创作,通过多年的创作活动,总结了一套极具个人特点的写作方法,体现了其深厚的学养。
12月15日下午,著名青年舞蹈家、国家一级演员乌仁奇其格应邀在音乐学院舞蹈排练厅,举办 “舞蹈编创与表演”专题讲座,音乐学院副院长贾晓光及舞蹈系师生聆听讲座。乌仁奇其格以舞蹈编导和表演引入主题,与同学们讨论起对于舞蹈编导的理解,同时结合自身的舞蹈功底,对舞蹈系学生的编导习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补充。她强调了舞蹈表演基础知识的重要性,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动作的讲解,生动地诠释了人体动作具有形象性、多义性、不确定性、涵盖性和横向性的特征,让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。
通过系列讲座活动,不仅使学院师生对本土音乐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新的感悟,而且让学院的师生凭添了一份继承发扬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感,使大家对当前的音乐教育有了深度思考。(音乐学院)
专家简介
张建新:包头漫瀚艺术剧院副院长、一级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内蒙古二人台学会理事、包头社会文化普雨工程专家组成员。曾获得第三届法国巴黎国际戏剧节优秀传统剧目奖、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男主角奖、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四进社区展演铜奖、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展演优秀表演奖等奖项。
王星铭:原包头广播电视局艺术总监、国家一级作曲,内蒙古文史馆研究员、包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。代表作《我从草原来》,不仅在国内传唱度极高,而且蜚声海内外,成为“新草原歌曲”的杰出代表,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,创作情景音舞诗《风情包克图》,为电视连续剧《大盛魁》、《新燕子李三》作曲,出版《二人台采编札记》《塞上乐府打坐腔》。
乌仁奇其格:包头文化演艺公司创作生产部部长、国家一级演员,包头市女艺术家协会会长、包头市政协文学艺术院副秘书长。在32年的舞蹈生涯中曾多次在国内外巡回演出,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。多年的舞蹈艺术教学经验培养出众多优秀艺术人才,编创过多部舞蹈作品、舞剧、舞蹈诗,曾担任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的重大晚会、春晚等活动策划及总导演工作。